2018-03-19 14:19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口岸管理的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是世界各国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国“促外贸稳增长”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措施,落实口岸“三互”大通关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全国通关一体化的依托平台。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在全国所有口岸全覆盖(港澳台除外),其被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接受和使用。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走近“单一窗口”,了解“单一窗口”。
诸多国际组织大力倡导“单一窗口”建设
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第33号建议书《建立单一窗口以加强贸易业与政府间信息的有效交换的建议书与指南》(2005年),联合国出版。
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第34号建议书《国际贸易数据的简化与标准化》(2009年),联合国出版。
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第35号建议书《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法律框架》(2010年)。
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第36号建议书《单一窗口的互操作性》(2017年)。
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议书《努力在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建立单一窗口并努力实现和国际互联互通》(2010年)。
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单一窗口数据协调指南》。
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单一窗口对海关的启示》(2008年)。
世界海关组织(WCO)推出的单一窗口数据模型(WCO Data Mode)(2008年)。
世界各国/经济体积极推动“单一窗口”建设
日本
自1978年启动第一个电子通关系统NACCS(日本自动货运清关系统),其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以NACCS(日本自动货运清关系统)为核心的“单一窗口”。
德国
1982年,德国为解决汉堡港信息流通慢且成本高的问题,在汉堡港建立了“单一窗口”试点。
新加坡
1989年开始建设“贸易网”(TradeNet)。
瑞典
1989年,瑞典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国家“单一窗口”。
美国
1994年正式建设“国际贸易信息系统”(ITDS),现正致力于将多个信息化系统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单一系统,实现真正的“单一窗口”及大数据管理。
东盟
2003年通过实施“单一窗口”计划建议书,2005年12月,东盟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签署了《建立和实施东盟单一窗口的协定》,除新加坡外,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五国的“单一窗口”都已在2008年投入使用,另外四个东盟国家在2012年完成各自的“单一窗口”建设。
俄罗斯
俄罗斯在最近的一系列国际和区域组织研讨会上提交了建设成员国“单一窗口”的建议。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海关委员会专门向哈总统起草并递交了关于开展“单一窗口”的有关文件,提出具体工作设想并明确由海关牵头负责。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已专门成立了国家协调委员会负责实施“单一窗口”,并由吉尔吉斯斯坦工贸部负责牵头落实。
蒙古国
蒙古国已专门成立了国家协调委员会负责实施“单一窗口”,并由蒙古商会负责牵头落实。
下一步,我国将推动“单一窗口”领域国际合作。加大“单一窗口”国际交流和合作力度,发展建立与以上国家的“单一窗口”合作机制,加强与APEC、UN/ESCAP、WTO、WC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探索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地区)开展“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免责声明】:本微信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属各大媒体平台或者微信粉丝推荐,如转载时标注作者及出处,我方会一并载入,如没有特别注明,我方会默认为网络转载,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电话:0536-8813386.欢迎作者直接投稿,投稿邮箱:wfsgylxh@163.com。